防爆数码相机的防爆等级划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一、防爆区域
1、0区(Zone0):易爆气体始终或长时间存在,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此区域对防爆要求最高,防爆数码相机需要具备高防护能力,防止任何可能引发爆炸的因素。
2、1区(Zone1):气体在仪表的正当工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或存在,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相机需具备可靠的防爆性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气体环境。
3、2区(Zone2):一般情形下不存在气体,即便偶尔发生其存在时间亦很短,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小时/每年。该区域的防爆要求相对较低,但也需符合一定的安全标准。
二、温度组别
这是与气体点燃温度有关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假定环境温度为40℃时的标准。例如T6安全,不同的温度组别对应着不同的最高表面温度限制,如T1表示设备表面温度不超过450°C,而T6则要求低于85°C。

三、防爆标志
1、Ex:中国及电工委员会防爆标志,是
防爆数码相机防爆等级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ia、ib:代表不同的本安型等级。ia等级在正常工作、一个故障和二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ib等级在正常工作和一个故障时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3、d:隔爆型,指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和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
4、e:增安型,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温度,并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
5、o:充油型,将可能产生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的零部件浸在油中,使爆炸性混合物不致被引爆。
四、防爆形式
1、本质安全型(i):在正常运行或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所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
2、无火花型(n):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产生电弧或火花,也不产生能够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表面或灼热点,且一般不会发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
3、特殊型(s):电气设备或部件采用GB3836未包括的防爆型式时,由主管部门制订暂行规定,送劳动人事部备案,并经鉴定单位检验后,按特殊电气设备“s”型处置。
总的来说,防爆数码相机的防爆等级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些等级划分旨在确保防爆数码相机在不同危险环境中能够安全可靠地使用,防止因电气故障等原因引发爆炸事故,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